運用大數據智能化 提升審計工作質效" />
![]() |
![]() |
云陽網訊(記者 李充)12月4日,縣委副書記、縣長覃昌德率隊到縣審計局專題調研審計工作,召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他強調,在新時代,要充分運用大數據智能化手段,不斷提升審計工作質效,助推高質量發展。
一年多來,縣審計局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和全縣經濟發展大局,全面依法履行審計監督職責,扎實推進審計全覆蓋。2016年、2017年我縣審計工作先后獲得全市審計系統年度綜合目標考核一等獎、市審計局授予集體“三等功”。
調研中,覃昌德聽取了縣審計局審計工作情況匯報。他指出,近年來,相關部門克服人少、事多、責任大的壓力,在審計工作的建章立制、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實工作,工作成效取得長足進步,值得肯定。他要求,要充分運用大數據智能化手段,探索定量標準,建立執行模型,減少人為因素,著力破解審計人才不足、不夠精準等突出問題,進一步提高審計質效。
“目前,全縣接受審計的部門有多少?”“本屆黨委政府已有多少對象接受了履職審計?”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上,覃昌德全面了解了我縣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開展情況,聽取了相關單位對《關于進一步規范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通知》的意見建議。他指出,開展經責審計工作,就是要促進領導干部依法履職用權,促進地方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促進區域系統干部隊伍健康成長。
覃昌德強調,要按照“五要”要求,緊緊抓住中央重大方針、縣上各項決策部署的落實落地,找準內容、找對方法,有針對性地開展精準審計工作。做到“底數要清”,要事前必須備好功課,弄清“審什么、怎么審”“怎么看、看什么”,確保經責審計對象明確;做到“分類要明”,定好規則,要明確權限、弄清標準,減少自由裁量權;做到“內容要實”,要弄清必審事項,注重內容細化,既找到問題所在,也要總結經驗;做到“程序要嚴”,要審重點、重點審、不越界,對形式程序能省則省、能減則減,實現審計效果最好;做到“結論要準”,要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既不拔高放大,也不隱瞞事實真相。
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劉曉云一同調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