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口鎮老林村一組有一位家喻戶曉的好兒媳——蒲秀英。她10年如一日,任勞任怨,悉心照料因腦梗塞引起下肢癱瘓的婆婆,她詮釋了孝老敬親的中華傳統美德......
近日,記者走進蒲秀英家時,一眼就看到了坐在椅子上的劉厚清婆婆。今年85歲的劉婆婆面色微紅,精神較好,目光里帶有幾分奇怪,當得知記者來意后,劉婆婆開口便說:“要是沒有蒲秀英這個孝心兒媳,我早就見閻王爺去了。她像我的親閨女一樣,照顧我這么多年了,一句怨言也沒有……”劉婆婆說著,眼圈紅了。站在一旁的蒲秀英趕緊說:“媽,快別這么說,您養晚輩的小,晚輩養您的老,是天經地義的事,照顧好您是我應盡的義務。”
她替丈夫孝婆婆
蒲秀英原本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和丈夫恩恩愛愛,可天有不測風云,2008年11月12日,蒲秀英的丈夫做飯時突發心肌梗塞離世。聽到這個噩耗,回娘家看望父母的蒲秀英一路哭著往家趕。
安埋好丈夫的第3天,蒲秀英正準備起床上去看看婆婆,鄰居王婆婆上氣不接下氣地跑來說:“蒲秀英,快去看看你婆婆,她病得不輕!”聽到這個消息,蒲秀英頓時覺得頭也大了幾圈,眼前一片模糊,她鎮定一會,趕忙穿好衣服奔出了家門。當蒲秀英走到婆婆床前時,只見婆婆目光反應遲鈍,沒有呻吟聲,右手食指在劃著什么,蒲秀英理解婆婆的意思,趕忙叫來親戚朋友把婆婆送到了縣人民醫院。經過醫生的幾天搶救,才把婆婆從鬼門拉回來。
這天早上,醫生查房時告訴蒲秀英:“你婆婆患的是嚴重腦梗塞,以后恐怕要在床上和椅子上度過余生了。”醫生說完就走了。望著醫生走出病房的背影,蒲秀英心說:“婆婆的兒子走了,我就替婆婆的兒子敬孝吧!”
婆婆住院3個多月,蒲秀英日夜守護在婆婆病床前,給婆婆倒水喂藥、端屎接尿、洗衣洗身子、翻身捶背,從沒一句怨言,也強忍著思念丈夫的心情,總是把笑容掛在臉上,與婆婆拉家常,逗婆婆開心。
婆婆出院后,蒲秀英為方便照顧老人,把被子抱到婆婆家住,開始了照顧婆婆的漫長路。
形影不離孝婆婆
劉厚清婆婆曾是一名教師,能干要強,家里的事打理得干凈利索。蒲秀英按照婆婆的生活習慣,早晚給婆婆洗漱、擦身子,定期洗頭、洗澡,每天早中晚給婆婆翻身按摩。
由于婆婆長期臥床,有時,婆婆的大便干燥,蒲秀英就用手指給婆婆摳大便。蒲秀英第一次給婆婆摳大便時,婆婆很難為情,蒲秀英安慰婆婆說:“您總說我比您閨女還親,有啥不好意思呢?我給婆婆把干燥的大便摳出來后,婆婆感覺舒服了許多,我懸的心也放下來了。”
隨著時光的流逝,劉厚清婆婆年齡大了,消化功能漸漸下降,蒲秀英總是把蔬菜和肉搭配好,剁碎煮熟或燉軟,一口一口地給婆婆喂,家里常備有婆婆最愛的湯圓,每天還變著花樣給婆婆做早中餐。
婆婆喜歡聽音樂,蒲秀英就買了個小錄音機,讓婆婆聽經典老歌;婆婆喜歡花草,蒲秀英就把院子里的花草打理得整整齊齊,讓婆婆看到高興……
婆婆年齡越來越大了,蒲秀英無論是去買菜、散步、做客,還是回娘家,婆婆和輪椅都與形影不離。
每天早上一睜眼,蒲秀英為婆的吃喝拉撒忙個不停,方便看護婆婆,蒲秀英就與婆婆同睡一張床。夏天,在扇風驅蚊的同時,蒲秀英還要照顧著婆婆不貪涼,冬天,為了取暖,蒲秀英把婆婆冰冷的腳抱在懷里……
“我現在最怕生病,因為我病倒了,誰來照顧婆婆。”蒲秀英嘆了一口氣說。也許是蒲秀英的孝心感動了上天,這些年來,蒲秀英幾乎沒生過病。
婆婆愛呼吸新鮮空氣,只要不下雨,蒲秀英就背著婆婆出門散步。一天又一天,背著婆婆散步的蒲秀清,成了村里人點贊的“靚麗的風景”。
“我活了60多歲,像蒲秀英這樣的好兒媳,我是第一次看到,她的孝道太讓人感動!”一說起蒲秀英,村民王大爺就豎起了大拇指。
“蒲秀英對婆婆的孝道值得我們村里每個人學習,也希望村里的每個人都能孝敬老人,讓老人快樂的安享晚年。”該村村支部書記說道。
(記者 王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