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冬,微風吹拂,細雨斜斜飄下,11月16日,記者頂風冒雨來到雙江街道大雁社區程雙桂家時,程雙桂正哄著哥哥程萬明吃藥:“聽話啊,把這個藥喝了,感冒就好了!”程雙桂照顧殘疾哥哥幾十年的事情感動著左鄰右舍和社區的老老少少。
輟學打工給哥哥治病
程雙桂出生于1957年,生活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在他的記憶里,大哥程萬明小時候非常聰明,學習成績特別好。放學回家,哥哥總是主動幫父親干活,減輕父母的負擔。那時,哥哥在他心目中就是榜樣。
兄弟之間,哥哥從來就是以弟弟為先。“那時家里特別窮,平時,哪怕只有一個蘋果,哥哥也要留給我吃。我們上學的地方離家有好幾里路,走路要走四十多分鐘,每次下雨,哥哥就背著我去上學,從不讓我自己走。”程雙桂說。
1971年,20歲的程萬明因做農活時摔了一跤,導致左腿殘疾,1973年,程萬明因重病導致精神分裂,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全靠藥物來控制病情。那年,程雙桂才15歲,正在讀初中,拿著哥哥的疾病診斷書,他哭了。“我一定要掙錢,把哥哥的病治好。”輟學后的程雙桂到工地做起了瓦匠,為哥哥掙醫藥費。
“放棄照顧哥哥不可能”
程雙桂在工地務工期間,程萬明又因意外失去了右腿,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了。父母除了忙活地里的莊稼,還得照顧弟弟妹妹,無暇顧及程萬明。為照顧哥哥,程雙桂主動回家,擔起照顧哥哥的重任,這一年,程雙桂20歲。
當時,程雙桂談了個女朋友,兩人準備結婚,后來女方看到他家的情況,提出分手。之后,有不少媒人上門提親,要求只有一個,程雙桂必須不管哥哥的事情,程雙桂搖著頭說:“要我放棄照顧哥哥,那是不可能的!”
程雙桂為治好哥哥的腿,他背著程萬明四處求醫,花光了所有的積蓄。為了繼續給哥哥治病,程雙桂白天照顧哥哥,晚上去工地做臨工,5年時間,程雙桂每天的睡眠時間只有2個多小時,而程萬明在程雙桂的照顧下漸漸有所好轉。
程雙桂30歲那年,他找到了一位愿意一起照顧哥哥的妻子。就這樣,程雙桂和妻子一起照顧著哥哥的飲食起居。
“陪著哥哥過好每一天是一種幸福”
天有不測風云,1998年的早上,原本要去照顧哥哥起床的程雙桂臨時有事耽誤了,程萬明想著自己下床,因意外再次摔跤,導致病情加重,在醫院整整治療了半年時間才出院。
從程萬明出院回到家里養病的第一天起,程雙桂就寸步不離照顧著哥哥。
現在,程雙桂每天早上5點半準時起床,先到哥哥的房間里打掃衛生,清洗尿桶,整理衣物,房間收拾干凈后再去做早飯,隨后就幫哥哥刷牙、洗臉,喂他吃飯。
由于程萬明長期臥床,導致下半身反復生褥瘡,因此,每天早飯后,程雙桂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酒精給哥哥褥瘡處消毒換藥。由于程萬明下半身癱瘓,動彈不得,程雙桂每次給哥哥換藥顯得非常吃力,每換一次藥,程雙桂要花一個半小時。為讓哥哥褥瘡面積不再擴大,程雙桂每次換藥前,總是把自己的雙手認真消毒一遍。程雙桂說:“寧愿自己麻煩一點,也要讓哥哥好受一點。”
“這輩子,有這么個好弟弟是我的福氣,是他把這個家撐了起來。自我癱在病床上,他就端屎端尿,為了照顧我,他不知道吃了多少苦……”說起弟弟程雙桂,淚水從程萬明的眼角流了出來。
每天晚上9點半,程雙桂輕手輕腳地幫哥哥調整好睡姿,然后給他蓋好被子,細心檢查一遍輸尿管和尿桶,最后關燈,輕輕帶上門……
程雙桂每天做好這些事后,才能安心入睡。幾十年如一日。他無微不至地照顧著癱瘓在床的哥哥,從無怨言。他已經把照顧哥哥看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默默演繹著兄弟情。
采訪結束時,程雙桂告訴記者:“小時候,哥哥把唯一的蘋果讓給了我吃,是一種兄弟情,背著我走幾公里山路去上學,是一種愛的情分。如今,我陪著哥哥過好每一天,是一種幸福,背著他去散步也是一種幸福!”
(記者 王彬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