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運行三年收獲137個項目 總金額逾219億美元" />
重慶日報訊 (首席記者 陳鈞 實習生 唐璨)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以下簡稱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運行三年效果如何?11月7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目前,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已推動中新雙方簽約137個合作項目,總金額逾219億美元。
據介紹,這137個合作項目,主要分布在金融服務、航空產業、交通物流、信息通信四大重點領域。
金融服務領域,重慶市累計落地跨境融資項目62個,融資金額51.5億美元,融資成本較全市平均貸款利率低約1個百分點,并輻射帶動四川、陜西、青海等地企業實現境外融資22.3億美元。此外,還吸引中信銀行等6家銀行總行在渝設立全球或區域性資金運營和結算中心;普洛斯金融控股、偉仕小額貸款、毅鳴基金等10多家金融機構落戶重慶;設立中新互聯互通股權投資基金,并已投資物流、大數據、新能源等多個項目,基金管理規模達77.6億元。中新兩地金融機構還在全國率先開展“出口雙保通”貿易融資、跨境資產轉讓、內河承運人責任保險等創新業務合作,推動境外信用證循環額度、海鐵多式聯運進口信用證等創新業務落地。
航空產業領域,“重慶—新加坡”航班已從過去的每周5班增至每周14班,2017年,渝新航線累計運送旅客19萬人次,同比增長30%以上,成為江北國際機場最繁忙的國際航線之一。重慶機場集團與新加坡樟宜機場集團正組建合資公司,共同管理運營江北國際機場T2、T3航站樓商貿、餐飲、廣告等非航業務。雙方還啟動建設12.5平方公里的中新航空產業園,致力于發展集航空維修、物流、培訓、金融等于一體的臨空產業集聚區。
交通物流領域,借助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平臺,新加坡港務物流集團、太平船務、葉水福集團、輝聯集團等知名物流企業,均與重慶物流企業開展合資合作。2017年8月31日,中新(重慶)互聯互通多式聯運示范項目“1+1”運營平臺在重慶揭牌運營。輝聯埔程多式聯運智慧物流園、冉晟智慧物流信息平臺等項目也相繼落地。
信息通信領域,雙方簽署了《深入推進中新互聯互通項目信息、通信及媒體領域的合作備忘錄》。中新智慧城市建設正圍繞智慧畜牧業、智慧旅游等領域開展試點合作。新加坡新科電子中國西部總部和科技研發中心在兩江新區揭牌運營。重慶服務類電子商務交易平臺“豬八戒網新加坡站”、中新企業大數據服務平臺等項目順利實施。
除上述四大重點合作領域外,中新雙方合作正“多面開花”,在醫療、衛生、養老、文化旅游等領域均有進展,推動新加坡國立大學(重慶)研究院、新加坡萊佛士醫院重慶項目、文化旅游合作等落地,進一步優化了重慶營商環境,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關報道見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