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筆者一大早來到平安鎮向陽村一組,看見畢啟兵正忙著給地里的果樹除草,他見到筆者一行的到來,趕忙放下手里的農活,走到路旁打起了招呼,然后點燃一支煙,深深地吸了幾口,便打開了話匣:“等明年3、4月,這些小樹苗長大了,成規模了,那才好看呢!”他說話間眼里充滿了興奮與期待。
外出務工廢左腿
畢啟兵今年47歲,是平安鎮向陽村人。他原本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他與妻子在家做農活,撫養兩個兒子,一家人其樂融融。
這樣的生活雖幸福快樂,但一家人過得清貧,看著孩子漸漸長大,將來讀書需要一筆花費,錢從何來?畢啟兵想外出打工掙錢,給妻子和孩子更好的物質生活。
“哪想到天天不遂人愿,2004年,我在正在電塔上工作,突然變壓器燒壞,高壓電瞬間擊中了我,當時我腦袋一片空白,接著就暈了過去。”畢啟兵哽咽著說。
經過醫生全力搶救,畢啟兵的命算是保住了,可是他的左腿被燒壞了,醫生給他進行了截肢。
“我醒來后看著自己缺失的左腿,覺得天都要塌了。”畢啟兵說,“我是家里的主要勞動力,沒有了左腿,以后不能干重活,這一家人可怎么活呀!”
政府幫扶渡難關
畢啟兵在醫院住了一段時間后,就回到老家休養。此時,大兒子畢元有7歲,小兒子畢元付才2歲。家庭的重擔全壓在了妻子身上,既要照顧殘疾的丈夫,又要撫養年幼的孩子,生活都難以維持。
“剛開始那段時間,日子是真的難熬,看著妻子那樣辛苦,我卻無能為力。”畢啟兵感嘆道。
就在畢啟兵一家人走投無路的時候,平安鎮政府知道了他家的情況,立即派人前往探望,了解情況后便進行幫扶。“那時候真的多虧了政府,特別是幫扶我家的于永兵書記,要不是他們,我們家也難熬過來。“畢啟兵由衷的感謝道。
平安鎮政府給畢啟兵一家申請了低保救助,又在2015年將畢啟兵評為建卡貧困戶,由鎮里干部于永兵幫扶。通過幫忙申請教育資助、殘疾人補貼、小額貸款、購買大病醫療保險等一系列扶貧措施,畢啟兵一家渡過了難關。
幫扶干部于永兵看著畢啟兵缺著一條腿,行走十分困難。2017年,他到處跑手續,最終帶著畢啟兵到縣殘聯,親眼看著畢啟兵安上了假肢。
“你看我現在,走平路一點問題都沒有。”說著,畢啟兵還站起來走了兩步。
安上了假肢,行動也方便了,畢啟兵的信心也隨之回來了。他將自家的空地全種上了莊稼,也在鎮上打些零工。2017年,畢啟兵終于脫貧了!
信心倍增想致富
脫貧后的畢啟兵更有了干勁,今年初,畢啟兵跟在外地經商的堂哥商量,想在家鄉發展產業。
堂哥知道了畢啟兵的想法,也十分支持。后經兩兄弟商量,他們決定種植枳殼,由堂兄畢啟高投資,畢啟兵負責枳殼樹的日常管理,每年得30%紅利。
說干就干,畢啟兵通過流轉荒地,不到一年,果園已初見雛形。“光是開荒除草我們就搞了半年,有些地方機器去不了,我們還挖了兩條便道。”畢啟兵說,“第一批枳殼苗種下去當天晚上,就被野豬拱了100多根,我心痛啊!”為防止野豬禍害,現在每天畢啟兵至少要去果園管護兩次。
這一批枳殼預計4年后投產,年產量80萬斤,通過晾曬烘干等程序,收獲成品干枳殼20余萬斤,按最低收購價6元/斤算,有120萬元收入,還為附近農戶帶去10余個就業崗位。
目前,枳殼園已經投入40多萬元,占地200多畝,種植8500根果苗,其中枳殼7500根,柑橘1000根。“我堂哥說準備投資200萬,擴大種植規模達400畝,建烤房進行后續加工,要出規模才見效益,還能帶動家鄉經濟。我的想法雖然是夢,但我要努力去實現這一夢想!”畢啟兵看著漫山的果苗,笑得十分燦爛。
(通訊員 向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