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實習生 段斯斯)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準備了許多美味佳肴,幼兒由于缺乏自我管控能力,容易挑食、暴飲暴食,從而導致積食,出現食欲不振、肚脹肚疼等癥狀。
什么是積食,縣中醫院兒科醫生白雪景介紹:“孩子的脾胃尚未發育完善,由于偏愛肉食、暴飲暴食,食物在脾胃中難以消化,未充分消化的穢物積聚、堵塞在腸道,我們稱為‘積食’。”腸道上接脾胃,下連肛腸,是個中間樞紐環節。腸道堵塞帶來的直接危害是:在中,導致腹脹如鼓;在上,由于下方樞紐失靈而出現不思飲食;在下,由于穢物阻礙出現大便不通。
小兒積食后,普遍會出現四種癥狀:一是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動,有時還會咬牙;二是孩子最近大開的胃口又縮小了,食欲明顯不振;三是孩子常說自己說肚子脹,肚子疼;四是可以發現孩子鼻梁兩側發青,舌苔白且厚,還能聞到呼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嚴重時甚至引起發燒、咳嗽等,長期積食會誘發孩子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
如何消除積食?醫生白雪景建議,可以進行簡單的按摩,如清大腸經:用拇指從孩子的虎口呈直線推向食指指尖,反復推3分鐘左右。還可以采用食療的辦法,取適量冰糖用小火炒化,加入去核的山楂翻炒,飯后食用可以清肺消食。或是煮些山藥小米粥,調理脾胃。此外,堅持戶外運動也十分重要,可以選擇在飯后帶著孩子溫和地散步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或選擇陽光充沛的時間段讓孩子出去活動一個小時左右。“如果孩子積食的癥狀比較嚴重,建議及時送醫診治。”白雪景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