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修出一條希望路,為村民脫貧致富奔波二十年。他就是黔江區水市鄉楊柳村黨總支書記李元奎,也是楊柳村村民口中的“知心書記”。
4年時間修出一條村公路
20年前的楊柳村,僅有一條通往外界的崎嶇山路,村民想要從村里到鄉里,需要走兩個小時,很不方便。
1998年,26歲的李元奎來到楊柳村任村干部。“剛到楊柳村時,我就有了修路的想法,只有交通便利了,村民才能更快脫貧?!崩钤嬖V記者,楊柳村的這條路,灑滿了村民和自己的汗水,但同時也承載了所有人的希望。
李元奎的想法得到了所有村民的支持。4年后,經過村民們的不懈努力,全人工挖掘出一條8公里長通村外的道路,把原來從村里到鄉里所需的兩小時路程縮短到了十多分鐘。
如今,這條凝聚了全村人汗水和希望的道路已為村民服務了16年。從2014年開始,李元奎就計劃著將這條路硬化,預計在今年就會實現道路硬化全覆蓋。
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近萬元
除了道路,楊柳村曾經簡陋的水電設施,也是制約其發展的瓶頸。
1998年李元奎在村里任職后,爭取資金160多萬元,完成整村飲水工程建設,修建人飲水池44口,鋪設入戶管道102公里,有效解決全村1600多名群眾的飲水難題,新修山坪塘3口,新增灌溉面積200多畝;爭取資金650余萬元,硬化入戶路、產業道20多公里,修建便民公路橋1座,村道路實現了砂化硬化全覆蓋;爭取資金近100萬元,30余戶農戶實現易地搬遷、危房改造等;爭取資金20多萬元,對便民服務中心硬件設施進行完善。
為了幫助村民脫貧,李元奎帶領村干部到外地考察學習,因地制宜發展烤煙、野茶、畜牧、蔬菜四大產業。2017年,楊柳村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9898元。本報記者 馮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