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戴娟
2017年整個9月,四屆市政協常委們大都在忙碌中度過,因為他們要完成一個“任務”,那就是針對全市公立醫院改革、“放管服”改革等重點改革任務推進情況開展監督性視察。
“要充分凝聚改革共識,追蹤完善醫改的配套機制!”“簡政放權應堅決破除部門利益作祟、責任擔當不足、協調機制不順等因素,加大‘放’的力度,強化‘管’的能力,提升‘服’的水平……”視察中,常委們既“挑刺”又“出招”,到會的市級相關部門負責人一一回應,并表示將認真吸納建議。
這是四屆市政協開展的首次監督性常委視察。過去五年,市政協抓住履職重點、改進方式方法,扎實推進民主監督職能創新發展,充分發揮協商式監督優勢作用,不斷提高民主監督實效,助力中共中央決策和市委部署更好貫徹落實。
理清思路,監督有“據”
去年7月,盛夏時節,市委黨校禮堂內座無虛席。一場主題為“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民主監督”的研討會在此舉行,市政協各參加單位、各區縣政協相關人士和部分市政協委員等聚集一堂,展開學習交流。
開展政協民主監督是政協職責所在,然而長期以來,由于缺乏實施細則和保障機制,相對于政治協商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是政協履職的“短板”。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加強政協民主監督提出明確要求,指出要強化政協民主監督,完善制度規范,適時制定改進辦法,增強監督實效,為新形勢下進一步做好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指明了方向。
如何充分發揮人民政協民主監督職能和優勢?民主監督還有哪些新特點、新辦法?政協民主監督與其他監督有何不同?參與研討的一位區縣政協主席感嘆,“通過充分交流,大家對政協民主監督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確,開展民主監督也更加有底氣?!?/p>
思路清才能方向明。本屆市政協常委會把理論探索作為開展民主監督的重要工作。2015年10月下旬,一年一度的市政協理論研討會暨理論研究會年會將主題聚焦政協民主監督。此次市政協理論研究會以“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民主監督”為主題,從2014年4月起開始征集論文,共征集論文113篇,評選表彰優秀論文50篇,編印27萬余字文集,匯集了全市政協系統關于履行民主監督職能最新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以更好指導履職實踐。
市政協研究室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理論研究成果,既有對政協民主監督方式方法、體制機制的研究,也有問題導向的對策思考,有廣度也有深度,內容豐富,為人民政協更好履職盡責提供了理論支撐,做到監督有“據”。
豐富形式,監督有“方”
監督性常委視察是四屆市政協常委會開展民主監督的重要形式之一。五年來,市政協在開展監督的過程中,重視監督議題和監督形式的匹配聯動,力求準確把握監督的力度,充分發揮每種監督的成效。為此,市政協著重開展幾種形式的民主監督。
——對于系統性強、復雜程度高、涉及面較廣的大切口議題,以全體會議、常委會會議和主席會議、常委視察等影響力較大、組織化程度高的形式來開展監督。例如把“全市重點改革專項推進情況”作為監督性常委視察議題;圍繞貫徹落實《中共重慶市委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市的意見》開展監督性常委會協商,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普法等方面提出建議91條;組織32個界別就市級有關部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情況開展監督性專題協商,提交8個方面32條建議;把“加快重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常委會監督性協商議題;把“深入推進我市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主席會監督性協商議題。
——對于牽涉面較窄、問題相對比較集中,具有顯著行業性、專業性、領域性特點的議題,著重突出小切口優勢,一般通過專委會調研、專項監督等形式開展工作。例如,市政協有關專委會牽頭圍繞“食品安全監督執法情況”開展監督性視察,圍繞“大都市區的互聯互通”開展監督性調研。
——對于反映突出、反映集中、反映強烈的點上的問題,則側重于運用重點提案督辦、提案專報、社情民意信息進行反映和聚焦。
5年來,市政協辦理提案5289件,對31個市級部門開展提案辦理民主評議。同時強化社情民意信息輿情匯集,編報社情民意信息17880條,其中181條得到中央、國家部委、市委、市政府領導批示,履職“直通車”作用有效發揮。
搭建平臺,監督有“力”
市政協常委、四川美術學院教授梅忠智受邀參與“陽光高考”巡視活動。事后,他寫下了一段感言:陽光高考,是黨和政府的要求,更是千千萬萬考生及其家人期盼的教育公正。2015年高考季,我參加“陽光高考”巡視,充分感受到市委、市政府對教育公正的重視。這不僅是一個巡視員的欣慰,還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欣慰,更是高考學子及全體市民的欣慰。
市政協委員、《工人日報》重慶記者站站長李國去年受邀參與“走進信訪辦”活動。他說,從某種程度上說,信訪工作與自己從事的新聞工作息息相關,大多數信訪人員都會到媒體投訴反映問題。通過相關部門組織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走進信訪辦”活動,他對信訪工作有了更多的認識和理解。
其實早在2013年的全市“兩會”上,他就曾通過提案建議我市修改《重慶市信訪條例》,盡可能減少反復上訪。就信訪問題,李國直言,涉及到一些已經生效的法律判決,需要執法機關拿出真正“執法為民”的勇氣,及時啟動法律救濟程序,該糾正的堅決糾正。
五年來,市政協為委員履行監督職能創造條件,讓委員監督更有“力”。市政協有關人士表示,四屆市政協組織200余名委員參與市紀委、市監察局開展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方面的民意調查,支持委員參加行風政風評議,參與“走進信訪辦”“陽光高考”等活動,促使黨政機關轉變作風、改進工作,推進民主監督與黨內監督、行政監督的有機結合。同時還組織委員在制定立法計劃、《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等論證會上積極建言,全程參與我市出租車、主城物業服務、有線數字電視、醫療服務等方面價格聽證,為委員參與依法治市、履行監督職能拓展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