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實習生 彭博)近日,教育部正式發布語文等14門學科最新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其中語文課標改變最為突出,大幅度增加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從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新的課程方案和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將于2018年秋季學期起執行。
據了解,在語文新課標中明確規定“課內閱讀篇目中,中國古代優秀作品應占1/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內容需貫穿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各個部分。在“課內外讀物建議”部分,除保留原有《論語》《孟子》《莊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記》等文化經典著作,還要求學生廣泛閱讀各類古詩文,覆蓋先秦到清末各個時期。還設置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專題,對中華傳統文化經典作品深入學習研討,并將原標準“誦讀篇目的建議”改為“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優秀的古詩文是傳統文化的精髓,多讀、多背有利于知識的積累。”盤石中學語文教師蒲自勇認為,語文新課標中優秀古詩文比例的大幅提高體現出了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促使學生多積累古詩文知識,主動汲取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蒲自勇說,語文新課標的出臺有利于增強文化自信,讓傳統文化得以更好地傳承;能夠消除部分學生認為我只要記、背,就能學好語文的誤解,去主動學習、思考,養成廣泛閱讀的習慣。同時,教學老師也要緊跟潮流,改變過去單一的教學模式,加強引導的作用,在做到適應考試的同時又要讓知識沉淀下來。